芮城地處晉秦豫三省交界,是山西的南大門。境內北依中條山,南臨黃河。全縣國土面積1176平方公里,轄8鎮2鄉151個建制村、708個自然村,總人口33.1萬。
走進芮城,可體味文化養心之福。芮城歷史悠久,文化燦爛,是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的發祥地,是黃河文明的重要源頭和“古中國”的核心區域。243萬年前,西侯度燃起了人類文明的第一把圣火。60萬年前,匼河先民曾在此刀耕火種、漁獵生息;伏羲畫卦、女媧補天、風后布陣、舜耕歷山、大禹治水等古老傳說賦予了這里神奇的色彩。“坎坎伐檀兮”“河水清且漣猗”,《詩經·魏風》千古流傳、吟唱至今。全縣擁有各類重點文保單位227處,...[詳情]
夏,芮為王畿甸服。(禹貢:五百里甸服)。
商為芮國。(《史記》虞、芮之人有獄不能決,乃如周)。
西周初分封諸侯,封邦建國,武王封姬姓子弟于今芮城境域建立魏國。(《史記·魏世家》第十四[正義],魏城在陜州芮城縣北五里,鄭玄詩譜云:魏姬姓之國,武王伐紂而封焉)。
春秋時屬晉(公元前661年,晉公封畢萬于魏?!妒酚?middot;魏世家》)。
...[詳情]
芮城縣地理坐標為北緯34°36′-48′、東經110°36′-42′??h域東西長65公里,南北寬18公里,北高南低,大部分地區在海拔500至800米之間。最高處為百梯山,海拔1993.8米;最低處為黃河谷地,海拔 302米。境內地形復雜,山丘溝川灘五型俱全。南部地勢低緩,溝壑縱橫,是一個多溝多澗的黃土丘陵地區(黃河流經芮城80公里)。北部中條山,由東而西橫亙整個縣界;中部學張鄉以東,地勢較為平坦。全縣主要河流除黃河流經西、南部外,還有安家澗、孫家澗、葡已河、恭水澗等,均發源于中條山而注入黃河。
縣域屬暖溫帶大陸性氣候,年均氣溫14度左右,一月均溫0-2度,七月平均溫度28度。年...[詳情]

芮城榮譽
更多+1、2010年被中國書協命名為“中國書法之鄉” 2、2014年被國家六部委確定為首批“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” 3、2014年被中國經濟林協會評為“中國花椒之鄉” 4、2015年被國家質檢總局評為“國家級出口水果質量安 全示范區” 5、2016年國家能源局批復“全國光伏領跑技術芮城基地[詳情]

生態芮城
芮城地處晉、秦、豫三省交界的黃河中游金三角地帶,是山西的南大門。芮城北靠中條山,南鄰母親河,天心地膽,表里河山。這里歷史悠久,人文薈萃,是一塊人杰地靈,圣賢輩出的福地,也是一座山明水秀,綠意盎然的生態之城。